首页 >> 兰若蝉声 >> 兰若蝉声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 烽·烟 赘婿 民国投机者 无双庶子 大明文魁 唐朝贵公子 最强兵王 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 庆余年 交锋 
兰若蝉声 扫叶僧 -  兰若蝉声全文阅读 -  兰若蝉声txt下载 -  兰若蝉声最新章节

第十三章 紫苑囚龙栖浅水 帛书记事话英雄(4/4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这山壁陡峭,雨沥湿滑,虽说庆轲是一身武艺,也几次险些跌落绝壁。

眼见有木石自高处滚落,亦是无处闪躲,只能死死抓住岩壁,强忍着吃下重击。

等到他爬上那截云松,已是鲜血淋漓。

此时庆轲却也不及收拾创口,将藤条横搭在树干上,一头抛给两位女子,一头抛向了崖边的黎伯和乞伏。

恰在此时轰隆之声大作,又是一阵滑坡,一块桌面大的巨石沿着石壁碾下,径直砸向庆轲立足的树干。

那巨石下坠之势,何止千斤,这树干如何吃得消?

但若这树干一断,再寻办法救人可就难了。

未免前功尽弃,庆轲只能咬牙跃起,迎向巨石,横里一掌将那石头拍入滚滚洪流,可身子却如断线的风筝倒飞向岸边。

岸边可供落脚的地方也不开阔,乞伏接住庆轲身子,也被那股力道一起重重击在山壁上。

饶是乞伏人高马大,身骨强健,一时却也起不了身。

再看庆轲,已经是口鼻淌血,人事不知了。

二女此时也没闲着,先尝试着沿藤蔓攀爬倒松树上脱困,但暴雨入注,又没人在树上牵引,如何爬得上去?

想来只有依次摆荡到对岸一途,骊婢便让小姐先过去。

荑姬知道此时争辩徒是浪费时间,情况紧急,不若速行。

便由骊婢接连助力,荡向对岸。

那边黎伯眼疾手快,顺势一把扯过。

此时台上只剩下骊婢,水却已渐渐漫上石台。

水势劲疾,只是刚过鞋底,骊婢的脚步便已开始摇晃起来。

骊婢力运下盘,勉强稳住身形,却无力冒险去抓藤蔓。

乞伏这个时候用力扶住山壁,勉强站起了身子,见形势紧迫,忙抢了荑姬荡过来的那截藤蔓,飞身荡了回去。

就在骊婢脚下忽然一个踉跄,眼看就要软倒之时,乞伏钢牙一咬,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,使双腿一夹,将骊婢腾空带起,一起荡了回来。

黎伯一次接住两人,也被那股力道撞得眼前发黑,筋骨欲散。

五个人趴在地上,个个一身淤青,筋折骨断。

但水势依然不住上涨,此处也不便多做停留。

其中受伤最轻的,怕是要数大小姐荑姬了,因此只能由她背起庆轲,几人勉强相互搀扶着再向高处挪去。

不一会儿的功夫,众人方才落脚的地方也垮塌落水。

石屑,血痕,所有的一切,都被山谷远端的黑色巨口囫囵吞入虚空。

》》》》》敲黑板时间《《《《《

本节当中什么颇黎国,乞伏国,高枷索的出现了一大堆。不要急,后文将逐一解密。

亚历山大东征的事情还有些尾巴,我们尽量在这一节里讲完。

前文已经说道亚历山大东征的目标是丝绸之国,是东海,而且他确实也已经打到费尔干谷地西阙。谷地东阙就是葱岭北麓,沿着那里就可以直接挺进塔里木进入中国西域。但是亚历山大在药杀水忽然折返西南,跨越了和葱岭差不多海拔的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河流域。从此和他的目标南辕北辙,是一件十分蹊跷的事情。

药杀水并不是本作为情节杜撰出的名字,而是锡尔河由来已久的古称,并且确实如本作所述一般是东征的转折性地标。药杀水,和古希腊定名Jaxartes(意为珍珠水,希腊语转写?aξ?ptη?。此词为希腊语源,并非网传波斯语。)近音。希腊语定名时间不可能早于亚历山大东征,他们来到这一区域晚于上古华夏支脉月氏人。因此究竟是因为马其顿人把药杀水传成了珍珠水,还是古代华夏人把珍珠水传成了药杀水,尚待分辨。按照时间轴来看,似乎前者可能性更大。否则,依华夏人讨口彩的老传统,若是真的要音译Jaxartes这个名称,难道不应该选用烟霞滩之类的名称更为稳妥么?看官您说呢?

书归正传,关于亚历山大的转舵,在西方的史学界也存在类似亚历山大拿错地图的梗来调侃。不过从理论上来说,当时的绘图学是无法作为行军向导的,由于测量绘制技术的双重限制,纪元前所有的传世地图,都抽象的如同毕加索大师的杰作一样。

只有人,只有当地人才能成为部队的向导。那为什么向导故意将路带偏了呢?当时的印度正处于十六国时代,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,货币以及经济的完善程度还不及地中海地区和中亚,这一战到底所图何在?本文关于这段历史的诠释,就是本着解释以上疑团展开的。

亚历山大掳娶的大夏公主,现代译音罗克珊娜,本文做婼姒(如之前关于姓氏的解说,女子古姓后置,姒古夏国国姓。婼,有婼羌,古西域国也。)。姒在上古汉语里的发音为Zi?(王力李荣版),是以大夏国使用上古音为理论的拟音。

罗克珊娜本名在粟特语中有光明的意思,是因为若木的缘故。若木,出西方,传说其花朵在太阳照耀下会反射光芒。《楚辞?天问》:羲和之未扬,若华何光。就是说太阳没有升起,若木的花朵如何发光。

所以无论是音,还是意。将罗克珊娜的语源比定为华夏风俗的婼姒,都是有据可循的。

而罗克珊娜鸩杀亚历山大的传言,更不是笔者空穴来风。亚历山大之死因虽是千古之谜,而鸩杀说无论从证据(《东征记》中关于亚历山大死状的描写),可行性,学者研究和其后的局势演化来看都是最可信的说法之一。

喜欢兰若蝉声请大家收藏:(m.zhuiyo.com)兰若蝉声追哟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凡人修仙传 蛊真人 斗破苍穹 斗罗大陆III龙王传说 诡秘之主 直播之摸金校尉 斗破苍穹 轮回乐园 完美世界 星汉灿烂,幸甚至哉 上门女婿 青葫剑仙 宇宙职业选手 完美世界 吞噬星空